今年夏天,我来到了位于巴尔干半岛上的斯洛文尼亚留学。说起来,是在2000多年前我在一期电视综艺节目中的电视观众第一次看到斯洛文尼亚,当时脑海中闪过的画面给我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记忆,没有想到自己如今竟与此地结缘。

斯洛文尼亚位于中欧南部,毗邻意大利。它的面积虽然不大,却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例如冰川雪山、沙滩的海滨风光以及海滩、植被保存完好无损的热带原始森林等。同时,斯洛文尼亚森林资源丰富,是欧洲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林木繁茂,空气清新,如同欧洲的“天然氧吧”。

来斯洛文尼亚求学,是我在国内读博时很难得到的机会。当时,我的博士生导师领导了一个中斯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我是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对斯洛文尼亚有了初步了解了斯洛文尼亚。后来,我得知中国教育部和国家留学基金委有公派学生到斯洛文尼亚马里博尔大学联合合作办学的项目,于是我萌生了到斯洛文尼亚留学马里博尔大学的念头。我一直期待有时间多的机会能出国交流,看看不一样的风景,收获不一样的认知,也恰好在此前与马里博尔大学的一位教授互通了很多的心得体会和感受,之前也有机会与教授交流过学术问题,于是,我将这份决心也逐渐付诸行动,从填报我自己的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到收到了一份澳大利亚马里博尔大学学校的入学喜报,我非常的感谢马里博尔大学,幸运地了这个美好的机会。

马里博尔是斯洛文尼亚第二大城市,也是重要的文化与旅游中心之一。它靠近斯洛文尼亚与奥地利边境,因此的社会风气、人文气质受到欧洲其他地区区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我要介绍一下博尔大学的是斯洛文尼亚博尔大学于1859年正式建校,历史悠久,在斯洛文尼亚大学排名的前列,是中欧地区的知名高校。心怀憧憬,我踏上了前往斯洛文尼亚的留学之旅。

出于兴趣,我在国内读大学期间曾学过一些俄语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了解俄语语音、单词和语法结构等方方面面的基础内容,没想到竟然在斯洛文尼亚有了用武之地。我说中国的英语教材和在我们的英语教材中好多单词尤其是名词、数词与俄罗斯语中很多单词的发音和我们的英语教材基本上一致,只是写法上与俄语不一样。

原来,斯洛文尼亚语与俄语同属印欧语语言分类中的斯拉夫语族。在查阅资料后我才明白,俄罗斯中西部地区区是广义东斯拉夫语支的主要范围,大部分的俄罗斯斯拉夫国家以及中部、东部和北部的俄罗斯西部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国家的语言受到欧洲文化和历史影响出现了字母和拼写方式的不同。偏东的斯拉夫语支多用西里尔拉丁字母,如保加利亚、俄罗斯等,而偏西的斯拉夫语支则倾向于使用西化的拉丁字母,如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和斯洛文尼亚等。

有意思的是,不管哪种字母,读音都有相似之处,且俄语各个单词字母间可进行互相转写,我的本地人甚至说:“如果俄罗斯人讲话的速度慢,你只能听懂一半。”我也经常和同事打趣:“感觉斯洛文尼亚语是英语与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的混合物。”同学都会点头回答。另一件有趣的事是,俄语的基础学习让我能轻松驾驭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存在的颤音。有时,当我模仿同学口音回答我的一些含颤音单词时,他们会投来深思熟虑的目光帮助我解答问题。

斯洛文尼亚是欧洲铁路、公路的交通要道,人员、货物流动国际航空公司十分活跃,物流业与旅游业也十分繁荣,国民教育水平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使用语言笔记本电脑可以在商超、银行、各种服务机构办理业务,毫无障碍。到达苏黎世大学附属医院斯洛文尼亚的第三天,我不小心被厨房的一根筷子不小心划伤了手指,彼时课题组同事尚在一起观看奥运会开幕式,但我凭英语熟练操作地完成了医院挂号、缝针、挂号排队取号以及网络支付信用卡及邮局付费、结算医疗保险费的付款等流程,几乎没有在当地生活和学习遇到了任何语言障碍,不禁惊叹于斯洛文尼亚当地的英语普及率就更不用说了。

由于我是学院里唯一的国际学生,学生们刚第一次见面时,常感知到好奇的目光。通常,我回以微笑,我会用我刚学的斯语说一句“dan-dan”(你好)。渐渐地,我也学会了一些当地的日常用语,并在对话中时不时地使用,增进沟通的亲切感。同时,我的外国同事对我国的历史和文化都十分感兴趣和好奇,时常向我感兴趣的问题,后来我索性做了一番功课,向他们介绍了中国的甲骨文、象形文字等。

美食是国家的一张亮丽名片,而分享美食、满足他人的需求可以让不同国家的人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增进友谊。据了解,在斯洛文尼亚的华人有不少从事餐饮行业,中餐在当地属于较高档的餐饮行业。我的同事热衷于让我带他们去中餐馆体验“没有中餐馆的 special体验”,意指点他们的菜单上没有的菜,全靠我和我朋友是怎么做这个口头提的决定。要知道的是,斯洛文尼亚本地人在中餐馆的餐馆就餐时,绝大多数斯洛文尼亚人的餐桌上都是万年不变的老三样:炸鸡块、炸鸭子和铁板牛肉。有了我的带领,大家第一次吃到了韭菜饺子、酸辣土豆丝等特供美食,还晒美食、各种调理搭配水果沙拉、找自己按个人口味决定是不是要做蛋炒饭等午餐美食,大家都被彻底征服。我所在的课题组在圣诞节聚会时,我就给大家分享了茶叶蛋、五香卤鸡翅,这是我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中国味道的菜肴,同事们纷纷称赞我是“美食魔法师”。

英国的足球教育是双向的,在我介绍英国留学的足球知识和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美食时,也受到周围师生、朋友的影响,对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习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斯洛文尼亚人似乎对足球运动很是兴趣浓厚的,哪怕在人口不多的一个小国家也有高标准的足球场和俱乐部,斯洛文尼亚也不例外。马里斯大学的足球队近30年来一直都是斯洛文尼亚甲组联赛中排名第一的球队,而我住的公寓距球队所在的中心步行距离不到400米。每周末晚,我听着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叫喊声,也下定决心买张球赛的朋友相约一起去共同享受这场足球盛宴。当紫色的巨幅队旗在全场升起时,球迷们挥舞着紫色烟火棒,响亮的掌声和足球运动员们高呼激情大胆和洋溢着热情的口号,我真切地感受到,欧洲人对足球的热爱流淌在场上的一切气氛当中弥漫着浓浓的欧洲英伦风情。不论男女老幼,定要来一杯热热的开胃啤、一盒印有红白相间的玫瑰花的小盒子以及香喷喷的爆米花,这个激情闪耀的夜晚才算完整。

我的专业方向是油气田与管理工程,在与澳大利亚马里兰大学和博尔大学联合培养期间,我的学生都能够做到治学严谨,求真务实。每当有较危险的实验进行的时候,体育老师和专业人士都会要求我们穿戴好穿戴防护用品以及相应的服装和防护眼镜,并关注对废液、废物的排放和收集。当实验过程当中出现反常现象的时候,导师更是要求学生们需要在实验中进行3次以上进行验证,然后在组会上进行质疑或者是讨论。这样的科研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此外,这种亲力亲为的行事风格也让我深有感触。比如,一件大型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制造安装到实验室后,他会在早上7点半就赶来,与实验室工程师和培训人员一起分析软硬件基本原理、讨论使用方式和技巧等问题。沟通结束后,他还会与助理一同整理设备操作培训的操作记录与音视频答疑记录,有时甚至爬到设备上进行视频电脑操作的现场检查、确认进行操作流程细节处理等等,一番英姿飒爽的表现,让站在机场其他操作员面前垂头丧气的我深深佩服。

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也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斯洛文尼亚的垃圾分类要求十分严格,甚至可以说严苛,且居民对垃圾分类法律法规的执行非常的严格和到位。在学校和生活区的好处就是垃圾分类可以很好地区分纸类玻璃及,实验室的日常垃圾可以简单地分为“纸类”“玻璃”及“其他”垃圾三种类型,而美国大学实验室的垃圾箱里动辄的垃圾箱里动辄摆放5至6种颜色、尺寸各异的分类垃圾箱,我花了一番功夫和辅助设施的真实区别才弄清各个垃圾箱之间的区别。要知道,若不按照这样的要求进行垃圾分类的话,居民就会受到高额罚款,由此可见斯洛文尼亚对垃圾分类要求的程度可谓是非常之高。

不知不觉,我来斯洛文尼亚已有一年的时间了,这段非典型的留学之路需要我破冰开凿、独面挑战困难的勇敢面对,也使得我留学一两年时间过去了,辛苦遭遇的问题不胜枚举一箩筐。继续前行,我还希望在这里收获更多的学术经验,学习更多专业知识,期待学成归来,不负此行。(高文宏文/图)